上個禮拜,好幾位臉書上嘅朋友都分享咗一篇文章,話花木蘭其實應該係蒙古人,而唔係中國人咁話喎。
其實,將現代人對民族嘅睇法套喺古人身上,好多時都會衣不稱身。東西方都係:例如喺今日法國領土上面出世、應該講古法文多過古英文嘅英格蘭國王亨利第一,係「法國人」、「諾曼人」、定係「英國人」?呢啲例子,隨手執都有幾個。
講返木蘭。女人扮男裝從軍嘅事,可能有發生過都唔奇,但《木蘭辭》就肯定係經過咗好多重嘅文學誇大同埋修飾。而故事主角嘅原型,我覺得係北魏為咗防範柔然人入侵,喺北部邊境設立嘅軍鎮嘅人。當地人嘅血緣可能係鮮卑、漢、或者混血,但自成一種講鮮卑話嘅文化。
一、現存《木蘭辭》寫低嘅時候,已經喺中原流傳多年
就我哋今日所知,最早收錄《木蘭辭》嘅係南朝陳編成嘅《古今樂錄》。但詩裏面嘅地名,即係「黃河」、「燕山」之類,都係喺塞北,似乎係北朝傳過嚟嘅詩歌。背景最有可能就係北魏同柔然人打仗嗰陣時。不過,喺南北朝,單靠地名嚟推斷未必穩陣。南朝以華夏正統自居,將好多北面嘅地名搬咗去南面,講嘢嘅時候又會用中原嘅地名借代。例如《顏氏家訓》,就話過當時南朝人「上荊州必稱陝西」;陳受梁禪嘅璽書就寫「滅陸渾於伊洛」,都只係借代啫。
不過點借代都好,首詩入面一時稱呼統治者為「天子」(「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一時就稱呼佢做「可汗」(「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應該都幾肯定係北朝傳入嘅民歌,其中嘅「可汗 / 天子」就係北魏皇帝:南朝人點借代,都唔會稱呼自己嘅皇帝做「可汗」。
但依家搵到嘅記載最早係喺南朝,可能亦都意味住傳世版係喺中原傳抄,甚至口耳相傳多年嘅版本。隨住時代前進,歷代嘅演義戲曲又為傳說加添咗唔少內容。
二、文治漢化,武力鮮卑化嘅北魏政權
北魏係由拓跋部鮮卑人創立嘅。而家學界主流好似覺得鮮卑語係屬於蒙古語系,但亦都有學者覺得同突厥語系有啲淵源。點都好,都係今日蒙古高原上面嘅遊牧民族啦。北魏自從立國開始,就逐漸吸納漢人士族入朝做官,但軍隊就係以鮮卑人同埋鮮卑化咗嘅各種胡人同少數漢人為主。
北魏崛起時軍隊嘅成份,可以喺451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北魏太武帝圍攻盱眙城嘅時候,向宋軍守將臧質嘅信睇得出: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氐、羌。設使丁零死,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減并州賊;氐、羌死,減關中賊。卿若殺之,無所不利。」 (《資治通鑑》第126卷)
呢度「我國人」係「我嘅國人」咁解:當時北方胡族政權都鍾意將本族人叫做「國人」。「胡」嘅狹義即係匈奴人。丁零、 氐人、羌人,都係當時中原嘅胡人。可見北魏嘅軍隊係以各種胡人為主,甚少漢人。有少少似早期羅馬嘅兵制:羅馬公民做正規軍,意大利附庸城邦嘅人就做支援兵。至於西西里、希臘行省嘅居民,一般嚟講唔參軍。
後來柔然人喺草原上面崛起,北魏就喺今日嘅內蒙古設置咗六個軍鎮(六鎮)。除咗用鮮卑本族人駐守之外,亦都徵發漢人士族子弟參軍。起初北魏首都喺平城(依家嘅大同),文武亦都冇乜分界,六鎮軍官往往可以入朝任職。但孝文帝「漢化」,將首都搬去洛陽之後,佢哋嘅地位就開始低落:
「緣邊諸鎮,控攝長遠。昔時初置,地廣人稀,或徵發中原強宗子弟,或國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來,有司乖實,號曰府戶,役同廝養,官婚班齒,致失清流。而本宗舊類,各各榮顯,顧瞻彼此,理當憤怨。」(《北史》卷五十六,《魏蘭根傳》)
佢哋對孝文帝漢化運動嘅反動,係北魏最後內戰分裂收場嘅其中一個原因。東西分裂之後,兩邊都有試圖去恢復鮮卑傳統。
三、鮮卑變成北部邊境各族嘅尚武文化認同
但去到北魏末年,所謂鮮卑,可能已經變成一個文化認同嘅象徵:一個人只要講鮮卑話,崇尚北邊尚武嘅鮮卑文化,就係鮮卑人。
後來俾後代追尊做齊高祖神武皇帝嘅高歡,佢一方面自稱關東漢人士族渤海高氏嘅後人,但同時又能夠話自己三代人喺邊疆生活,同鮮卑無分別。一啲問題都冇。呢種現象,正正顯示咗鮮卑已經唔再以血源界定。
「齊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歡,字賀六渾,渤海蓚人也。六世祖隱,晉玄菟太守。……累世北邊,故習其俗,遂同鮮卑」(《北齊書》卷一,《神武帝紀》上)
高歡有幾鮮卑化?佢初初起兵討伐爾朱兆嘅時候,同樣係渤海高氏嘅高昂喺本鄉招咗一班漢兵。佢本能覺得漢人唔打得,提出要畀千幾個鮮卑兵比佢:
高祖曰:「高都督純將漢兒,恐不濟事,今當割鮮卑兵千餘人共相參雜,於意如何?」昂對曰:「敖曹所將部曲練習已久,前後戰鬭,不減鮮卑,今若雜之,情不相合,勝則爭功,退則推罪,願自領漢軍,不煩更配。」(《北齊書》卷二十一,《高昂傳》)
到佢喺東魏執政嘅時候,高歡就曾經好誠實咁講,鮮卑人嘅責任就係打仗,漢人嘅責任就係耕田、織布、納稅:
歡每號令軍士,常令丞相屬代郡張華原宣旨,其語鮮卑則曰:「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陵之?」其語華人則曰:「鮮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絹,為汝擊賊,令汝安寧,汝何為疾之?」(《資治通鑑》第157卷)
以上種種,似乎都顯示北魏由始至終,直到520年代嘅內戰,鮮卑人同鮮卑化嘅各族軍人都係一個分開嘅武人階級。
其實呢一種兵民分治,「野蠻人」當兵,「文明人」交稅嘅社會組織形態,同差唔多時期,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喺歐洲出現嘅各日耳曼王國比較,可以話係異曲同工。
四、漢人鮮卑化,定係鮮卑人漢化?
但內戰連綿幾十年,鮮卑人死傷應該唔少。草原已經畀柔然人佔據咗,後來又落咗喺突厥人手上,唔會再有新嘅遊牧鮮卑人補充。到咗543年,喺西魏執政,後來被追尊做周太祖文皇帝嘅宇文泰,就開始要招募陝西漢人當兵:
太祖以邙山之戰,諸將失律,上表請自貶。[......] 於是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周書》卷二,《文帝紀》下)
但軍隊係鮮卑化、講鮮卑話嘅諗法,係唔會一時三刻就消失。西魏於是要求新嘅鮮漢混合軍隊將士──即係後來陳寅恪所謂關隴集團──都改鮮卑姓:
魏氏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至是,以諸將功高者為三十六國後,次功者為九十九姓後,所統軍人,亦改從其姓。(《周書》卷二,《文帝紀》下)
講開又講,高歡雖然有漢名,但係表字就用鮮卑話「賀六渾」。佢嘅對頭,西魏嘅宇文泰嘅表字就係「黑獺」。當時嘅名,好似係稱呼下級、官式場合先至會用到。同輩之間互相稱呼都係用表字。用鮮卑話起表字,有啲似我哋香港人洋名嘅用法,用法唔難理解。
到咗最後,係繼承西魏、北周嘅隋唐征服華夏。關隴集團裏面嘅家族,包括隋唐皇室,往往喺西魏、北周時期有鮮卑姓:隋文帝楊堅出世嘅時候姓普六茹,小名係梵文「那羅延」。唐高祖李淵嘅阿爺李虎,其實叫大野虎,今日嘅人可能會覺得有啲日系。直到隋朝建立,長安朝廷先至恢復漢魏衣冠,並且允許改咗鮮卑姓嘅人恢復漢姓。但去到唐朝滅亡,甚至五代十國嘅後唐,宰相名單仲係時不時會見到「豆盧」、「獨孤」之類嘅鮮卑姓。
結語
如果木蘭真係存在過,佢應該係喺北邊嘅六鎮長大,識講流利嘅鮮卑話(嗰度嘅共同語言),但亦都可能識講其他語言。以血統計,佢可能係鮮卑人、匈奴人、高車人、漢人,甚至係混血都唔出奇。
而佢會接觸到嘅同代人,對佢血統嘅興趣未必有我哋咁大。
===========
臉書連結
Discussion on Facebook in English (7 Sep 2020)
立場新聞版 (2020年10月9日)
立場新聞臉書貼文 (2020年10月9日)
巾幗不讓鬚眉:雜貨舖入面嘅以色列女兵。Rachel Papo攝於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