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8 April 2021

未來見(二):英特納雄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

先前寫到人能做的事無非三種:體力勞動、人際溝通、以及人腦運算分析。科技早已取代了體力勞動,正要取代人際溝通;至於一個人做可以做好的事情,比較簡單的也正在被機器取代。

也許在可見的將來,人類能做的,只剩下科研創新、藝術創作之類單人或一小群人合作就能勝任的思考類工作。這顯然提供不了多少就業機會。

況且,即使科技創新本身,早晚也得交由科技代勞——如果人類不打核戰自毀,或者因為某種意識形態、宗教而固步自封的話。畢竟人生有限,人類知識量卻不斷累積;總有一天會達到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不能掌握的地步。舉個例子:三百多年前,牛頓24歲就發明了微積分的方法。在教育普及的今天,我相信能在24歲時自行推導出微積分的人也有不少。然而這三百多年來,人類的知識領域已經拓展了很多。今時今日,能在25歲前走到某一知識領域的前沿,開始創新,已屬殊為不易。只要科學繼續發展,要掌握現有知識所需的時間便越長,而留給創新的人生時間便越少。長此下去以人力推動科技創新,終將無以為繼。

換言之,擺在面前的路只有兩條。要不接受科技發展終會停滯,要不就要讓創新也讓科技代勞。

到時候,社會就可以告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共產主義了。全民基本無條件收入,將無可避免成為主流。而具體的過程,大約可以歸納為三種可能性:

  1. 人們留意到,人類足以勝任的工作越來越少,和平地(例如通過民主選舉)選擇引入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在發達地區,這甚至不需要牽涉太革命性的改變,只要漸漸容許越來越多的人提取基本社會福利便可。
  2. 如果社會無從改革,隨着工作機會越來越少,貧富懸殊便會越來越嚴重。生活無望的平民,自然會對「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充滿憧憬,揭竿起義也只是時間問題。而既然科技已經能讓每個人都有基本的生活質素,革命成功之後,讓每個人各取所需的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便會成為現實。 
  3. 當然,揭竿起義不見得一定成功。科技發展的後果之一,便是政權和人民之間的武力差距越來越大。也許革命會被增壓下去,或者連發生的機會也越來越渺茫。反抗者會被處理掉,而平民階級生育意願越來越低,終至完全消失。只有既得利益階層的人剩下來——在不需要多少人力的世界,他們將是人類的全部;而其中每人定期從名下科技資產收到的利潤、股息、利息,本質上無異於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

殊途同歸。

到那時候,可能大家也可以每天坐在沙灘,放鬆地看著大海。對此我感到由衷的高興。當然,如果人們更希望在虛擬世界裏面過富貴人家的生活,也無可無不可。

我們這些經濟人往往批評共產主義太理想,太漠視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傾向;「做又三十六 ,唔做又三十六」,人沒有工作創新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便會停滯。的確,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裏面,這都是對的。

只要生產創新離不開人力,社經系統也就不能漠視人性。

但如果有一天,科技發展到大多數的生產活動都不需要人力介入,甚至連創新也不需要人類代勞呢?到時候,人有沒有工作動力,又有何相干?

那時候,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實現的時機便成熟。全人類各盡所能(大家都無能)、各取所需的時候終將來到。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便是這樣說的:

[...]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 

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後;在勞動已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份涌流之後,——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作為一個靠經濟理論騙飯吃的人,我熱切期待被時代淘汰。

另:有人或者會說,如果能在腦內植入晶片,大幅減少人類學習事物的時間的話,事情也許就會有所不同。可是即便如此,我也不肯定人腦的優勢能維持多久。況且,如果人的效率大部份取決於他被科技改造的程度,通過制度去提供工作動力的需要,也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